Search

【市場】

清領時期,在城市中從事生鮮食品、民生物資販售的攤商,多集中於交通要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市場】

清領時期,在城市中從事生鮮食品、民生物資販售的攤商,多集中於交通要道與廟埕周邊,並無「市場」的規劃與管理。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訂定了公營化的市場政策,並延續至今。

長久以來,攤販一直被冠上有害公共衛生和妨礙街道交通、周邊住家安寧的罪名,被視為經濟落後的象徵和阻礙社會進步的毒瘤,並不斷被取締、收編與輔導轉業。有趣的是,在這樣惡劣的經營條件之下,各地的市場文化仍蓬勃發展,多元、混雜的特性,是現代連鎖超商、量販市場中所缺乏的。

走進市場,你會感受到滿滿的人情與活力。攤商與市場的傳統文化未必與現代的科技文明和產業發展格格不入,而是端看它們如何與現代城市的生活脈動相結合。

新竹的老市場們,面對大型量販店的快速崛起,正逐漸式微、缺乏活力。這並不單只是新竹的特別現象,也是全球各地共通的問題。從1980年代開始,英國的各種商業團體、規劃界和重視歷史文化保存的社會團體,都極力倡議嚴格管制郊區大型零售業的開發,並積極保護市中心小型零售商店的生存,以維護活力、健全的傳統都市生活型態。(註一)

一個在經濟、社會與文化上單調乏味的都市結構,不可能吸引及創造出有創意和高品質的勞動人口。(註二)維持商業活動的多樣性,能讓不同的人與活動產生交集。新竹的市場生態,未來將會是什麼樣貌呢?我們都期待將有轉機。

註一:Ruston,Phil.1999.Out of Town Shopping:The Future of Retailing.London:British Library

註二:吳鄭重,2004,<「菜市場」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: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>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五十五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城市漫遊|《貢丸湯》雜誌|見域小賣店 各類型合作請來信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